

蒲公英是一種充滿朝氣的植物,她們輕盈而有韌性,她們隨風起舞、隨遇而安,哪怕飄到山澗、峭壁和懸崖,只要有機會就會深深扎根,努力綻放……。在電建核電公司,也有這么一株蒲公英,她就是葛紡紡,作為電儀專業(yè)為數不多的女性技術員,參加工作七年以來的時間里,她的足跡遍布公司核電、火電和海外建設項目,如同一株富有韌勁的“蒲公英”,扎根在電建一線,無論環(huán)境多么艱苦,總是以超強的生命力悄然綻放。
嚴明的工作作風
葛紡紡2013年入職,她有一股天生的韌勁,憑借自己的認真好學,踏實肯干,努力提高著自己的專業(yè)水平,很快成長為電氣專業(yè)的骨干技術力量。她一直從事現場施工、技術支持及材料計劃采購等工作,逐步養(yǎng)成了嚴謹、勤奮、仔細認真的工作作風,精益求精、持之以恒是她一貫堅持的工作標準。
葛紡紡目前在電建核電公司伊拉克魯邁拉項目工作,這個項目是她第一次開始接觸的海外項目,海外項目業(yè)主的要求和國內項目有諸多不同。為了讓自己盡快熟悉,她主動學習相關文件資料,并積極向有海外項目建設經驗的技術人員請教,經過耐心學習、細心鉆研,她的業(yè)務素質提升很快。
伊拉克魯邁拉項目屬于公司工程總承包項目,不管是設計還是采購,都有嚴格的要求。2019年1月,葛紡紡剛到這個項目的時候,該項目處于圖紙設計、審核階段。她負責通信專業(yè),通信專業(yè)設備招標的時候,承包此項目的設計院的主設人參與了招標過程,招標內容具體涉及到在后續(xù)設計過程中有多少通信設備、設備的具體要求等,然后和廠家達成了通信技術協議。后來,由于設計院的內部人事變動,曾經參與伊拉克項目的主設人不再負責此項目,通信專業(yè)也更換了主設人。通信的初版圖紙出來的時候,葛紡紡審核圖紙發(fā)現:圖紙中通信設備的數量和技術協議中通信設備的數量不相符,她聯系了新的主設人,說明了問題,主設人說由于不是他招標的設備,所以對通信技術協議中的設備用途不是非常清楚。葛紡紡又趕到設計院和此主設人當面溝通,逐個設備一一核對,最終使技術協議中的設備和圖紙中的完全對應起來,為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嚴謹的工作態(tài)度
葛紡紡在伊拉克魯邁拉項目不僅負責通信專業(yè),同時也承擔著電儀專業(yè)的物資計劃編制、材料采購等工作。她不但要將材料計劃提交物資部門,而且在物資部門后續(xù)的采購過程中,要配合其進行溝通確認,同時還要配合廠家確認某些物資材料的細節(jié)等等。對于物資方面的工作,葛紡紡總是秉承仔細、認真、嚴謹的態(tài)度。她常說:材料可馬虎不得,萬一錯了,不僅增加公司的成本,還會影響施工進度。
有一次,她在和西門子設備廠家代表確定某個接線位置時,由于這個位置需要流過的電流較大,需要一種特別制作的線鼻子,此線鼻子兩孔中間距、孔到左右兩邊的距離、孔到上下兩邊的距離和常規(guī)線鼻子都有很大不同。為了使廠家更直觀的了解線鼻子的具體尺寸,葛紡紡將自己的手繪圖發(fā)給廠家,圖紙上清楚的標明了每個尺寸的要求。廠家制作完成品后,她還請其把樣品寄到公司,經過仔細認真的測量,確定制作好的線鼻子尺寸無誤后,才通知廠家進行批量生產。葛紡紡說:海外項目比起國內項目來有很多的特殊性,海外項目物資材料運輸周期太長,材料一旦出錯,耽誤的時間不是一點半點,所以我要確認無誤后才放心。
嚴格的自我要求
葛紡紡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,在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。盡管電建工作環(huán)境惡劣,可是嬌小溫柔的她也一樣時時、事事嚴格要求自己,自覺遵守各項規(guī)定,嚴格規(guī)范自己的行為,她不卑不亢、有理有節(jié)、鮮明的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,并且通過良好的工作作風,帶動周圍的同事們,形成了互幫互助、互諒互讓、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的工作氛圍。
還記得2019年時,她負責編寫《超大基礎深埋接地和混凝土鋼筋連接銅纜接地施工工法》,巨大的壓力和工作量使得她顧不上吃飯和休息,在工法編寫接近尾聲的時候,不規(guī)律的飲食終于引發(fā)了嚴重的腸胃炎,但是一心牽掛工作的她,強忍著身體的不適,與時間開始賽跑。白天工作效率不高,進展的不多,就晚上加班寫,她想:多用點時間肯定會完成的。就這樣,伴隨著病痛,在頑強的毅力和強烈的責任感的支撐下,她用那虛弱的身軀,按時完成了工法的編寫工作,并且該工法被評為濟南市優(yōu)秀工法。
嚴密的科技創(chuàng)新
葛紡紡在工作中總是注重并善于觀察施工中的各個細節(jié),從細節(jié)中總結經驗教訓,她積極發(fā)明創(chuàng)新工器具,秉承著“從施工中來,到施工中去”的原則,在施工中遇到問題,積極尋求解決辦法,再運用到施工中,進而提高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。
在參與公司廣東陽江核電項目的建設時,她在現場施工中發(fā)現很多設備的設計安裝高度較高,高處施工時需要搭設腳手架作為作業(yè)平臺,而現場使用的腳手架搭設時間長、占地面積大、拆卸工作繁瑣,并且搭設的腳手架是固定的、無法移動,當一處的施工完成時,須將腳手架拆除,然后再將鋼管運往下一個施工點,再次進行搭設,效率低下。
于是,她就想到研制一種可移動的、高度可調的作業(yè)平臺,有想法她就立即付諸行動,向班長匯報了自己的想法后,她就和班組的小伙子們動手制作起來,在平臺的制作過程中,大家發(fā)現支架會出現晃動情況,她便一遍遍的實驗,查資料、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傅,不停地琢磨、修改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反復的實驗,終于制作成功了可移動伸縮多變作業(yè)平臺,該作業(yè)平臺在核電、火電等建設工程中推廣應用,實現了降本提效,并且以此為主要內容編寫的QC課題還榮獲中國電力建設企業(yè)協會QC成果二等獎。
在科技創(chuàng)新方面,葛紡紡一直沖在最前面,她還有很多類似可移動伸縮多變作業(yè)平臺這樣的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果,她主持研制的放熱焊模具的固定裝置獲得了國家發(fā)明專利,此發(fā)明能夠提高放熱焊接模具的穩(wěn)固性、進而提高放熱焊接一次驗收合格率,且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;她主持研制的移動式電纜盤自動放線裝置,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,該發(fā)明在電纜敷設時電纜盤無需人力推動可自動旋轉,提高了電纜敷設效率;她參與編寫的《核電站常規(guī)島建造施工關鍵技術研究》獲得中國電建科學技術獎一等獎,該課題總結了核電站常規(guī)島在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點及科技創(chuàng)新,有很高的科技價值。
馳而不息,久久為功。通過七年的不懈努力,葛紡紡已經成長為電建一線不可多得的復合型人才,但是她并沒有滿足于現有的成績,而是又設定了新的目標,正如那一株蒲公英一樣,向著理想的前方飛去……